视频:高质量发展卓有成效的新淮安——“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行参访团走进淮安
文章分类:中国新闻 发布时间:2023-03-29 ACTV 阅读( 0 )
视频:高质量发展卓有成效的新淮安!
——“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行参访团走进淮安
澳华电视传媒 2023-03-29 22:35:13
澳大利亚澳华电视传媒(ACTV)3月29日中国江苏镇江、淮安现场报道(海英)2023年3月29日晨8时30分许,镇江市侨联、江苏大学等相关部门领导或负责人为我们来自13个国家、地区及3家国内主流中央涉侨媒体的代表送行:如同亲人、家人般的道别使我们感动万分——依依惜别、情意深重......
接近中午,我们在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江苏省侨联副主席艾卉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带领下如期到达祖国的淮安——这里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
走进淮安,扑入我们眼帘的是万象更新的气象:这里春意盎然、这里生机勃勃、这里山清水秀、这里民风素朴、这里人杰地灵——这里的洪泽湖古堰、这里的里运河文化长廊仿佛向我们吟诵着勤劳智慧的淮安人民之坚毅勇为、奋发图强极其壮丽的美好诗篇,这里到处展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崭新发展的建设成就:高质量发展的 生动画卷,令人目不暇接、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我们在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洪泽湖古堰参访;我们在里运河文化长廊漫游......
中午短暂休息后, 参访团一行驱大巴车来到洪泽湖古堰。
风景区美女导游娓娓道来、声情并茂的叙事解说,使我们详细了解了洪泽湖古堰的历史文化、旧貌新颜——湖边漫游观景,我们兴致勃勃、我们情绪激昂、我们激动万分——湖中粼粼水波、湖边花草树木、景区历史文化展示、园内孩子们的户外课堂学习场面,使我们具体感受到淮安的昔日与今天——
淮安市相关部门领导对向世界讲好《淮安故事》的高度重视
淮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晓丹3月29日晚向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介绍淮安新发展
淮安市侨联主席田益民主持欢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晚会
洪泽湖古堰景区简介
洪泽湖古堰景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中国第四大淡水湖的洪泽湖畔。景区主要包括洪泽湖大堤、水釜城、渔人湾等旅游片区,是一个融文化体验、养生休闲、大湖观光、森林探秘、现代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洪泽湖大堤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线有乾隆御碑、周桥大塘、信坝遗址等众多历史遗迹;水釜城占地面积755亩,建筑风格以仿宋园林为主,亭台楼阁相间,斗拱镂空应合,小桥流水互映,绝妙独特的建筑与清澈碧透的河水,绘就了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渔人湾依湖而建,波光潋滟、空气清新、景色怡然,是赏大湖美景、品湖鲜美食之胜地;欢乐园游乐项目齐全、设施先进完备、安全措施得力,是一个冒险刺激、极具挑战的主题乐园。
洪泽湖大堤:洪泽湖大堤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迄洪泽区蒋坝镇,全长70.4千米。始建于东汉,完成于明清,加固于当今,拥有1800多年历史,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迎水面直立式石工墙,由6 万多块千斤重的条石及糯米石灰浆砌筑而成,规格统一,筑工精细,治水工艺达到当时世界领先水平。沿线拥有周桥大塘、信坝遗址、乾隆御碑等众多文化遗存,彰显出千年古堰的神奇魅力。经历朝历代的加固维护,现已成为国家流域性堤防,是里下河地区阿重要的防洪屏障,是名副其实的水上长城和“天然氧吧”。
水釜城:水釜城占地755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城池恢弘,气势壮观,融仿宋建筑与园林风格为一体,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有机糅合。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情趣万千,古建筑与原生态相得益彰,绘就了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城中商贾云集,市声盈耳,风味小吃、休闲度假、精品购物应有尽有;文化氛围浓郁,名家手笔云集,中国印博物馆、地震体验馆、掼蛋乐园等特色鲜明。
渔人湾:洪泽湖渔人湾,座落在洪泽湖东部湿地保护区,洪泽县城西部,全长2.5公里,由一湾六景组成。洪泽湖湾,蜿蜒曲折、波光粼粼、婀娜多姿,时而风平浪静、水天一色,时而惊涛拍岸、碧浪滔天。湖滨浴场,水质优良,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浴场,能同时容纳上万名游泳爱好者。洪韵舞榭,造型别致、风格独特,是举行歌舞表演大型集会的最佳场所。游艇码头,芦苇飘曳、荷花争艳,游艇穿梭往来,笑迎八方游客。湖泊色彩浓郁的渔文化保护区向人们传颂着洪泽湖的神奇故事。在此,大湖风光一览无余。
古堰梅堤:古堰梅堤全长1000米,占地面积75亩。梅堤内有绿萼梅、江梅、黄香梅等8个梅花品种,还有灌木、乔木、地被等近百种植物,共同描绘出“月月有繁花,四季景不同”的优美画卷。此外,设有两处亲水平台,九个休闲节点;观光车道、自行车道与游步道,构成循环交通体系。古堰梅堤突破了洪泽湖大堤防洪、交通的单一功能,实现了休闲、康体、观光的完美融合,成为洪泽湖畔最大的观湖赏花生态公园。
洪泽湖碑:洪泽湖碑矗立于洪泽湖大堤44.3K处,碑上的“洪泽湖”三字采自毛泽东手书。广场上的蓝色象征洪泽湖湖面,红色代表水运航道。极目远眺,湖面开阔,一望无际,是欣赏洪泽湖风光视野最开阔的地方;脚下逶迤曲折、气势雄伟的洪泽湖大堤,树木葱茏构成了绿色屏障,是一处“天然大氧吧”。
周桥大塘:周桥大塘位于洪泽湖大堤45K处,是清道光四(公元1824)年洪泽湖决堤冲击而成,朝廷令林则徐前来现场指挥。道光十年筑成高8米、顶宽33米、长737米的内堤,并用条石砌成护墙,是目前洪泽湖大堤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工墙。由于形状如月,又称“月潭”。2006年,该塘与信坝遗址、洪泽湖大堤一起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治淮碑:治淮碑位于洪泽湖大堤45K处,碑上刻有乾隆题写的五言治水碑文,原立于五里牌。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期间,乾隆碑文被人为磨去,刻上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表明了党和政府治理淮河的信心和决心,也彰显了淮河流域人民肩负治淮抗洪艰巨历史重任的勇气和力量。
信坝遗址:信坝遗址位于洪泽湖大堤50.6K处,建成于道光十二(公元1832)年,坝宽200米,两侧的金刚墙贯穿堤身。洪泽湖大堤1800多年历史上至少有37座减水坝,清朝时,洪泽湖大堤上设有5座减水坝,分别以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来命名,故又称“上五坝”,目前仅信坝保存完好。2006年,信坝遗址与周桥大塘、洪泽湖大堤一起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龙湾:九龙湾位于洪泽湖大堤54K处。传说常有九条龙在此戏水,从而导致大堤频繁溃决殃民。为祈求永保安澜,此处曾建九龙庙,用于人们膜拜敬香,后因年久失修而毁。砌筑于此的直立石工墙,是洪泽湖大堤的最初模样。洪泽湖大堤石工墙由明朝河臣潘季驯始建,每一块玄武岩条石都经过精心雕凿,前后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耗时171年修建完成。
勤廉教育馆:勤廉教育馆共分为“水乡春秋”、“治淮润泽”、“蚁穴溃堤”、“正风肃纪”、“警钟长鸣”五个部分。重点展示了历史上治淮的清官廉吏勤廉事迹,回顾了我党作风和廉政建设历程,概述了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旨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价值观,筑牢防腐拒变的“精神大堤”。
中国印博物馆:中国印博物馆依托水釜城标志性建筑观光阁进行规划设计,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是中国首家将篆刻文化与治水文化相结合的博物馆。全馆分为官印、玉玺和名人字画三个展厅,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印文化和历代帝王将相在洪泽治水的丰功伟绩进行集中展示,让人在欣赏印文化的中华瑰宝中,感受水文化的丰厚积淀。
洪泽湖渔文化博物馆:洪泽湖渔文化博物馆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洪泽湖古堰景区水釜城内的,通过现代化科技声、光、电等技术集中展示了洪泽湖渔民民俗风情、生活习俗、渔业工具、美食文化以及洪泽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洪泽湖渔文化博物馆是苏北唯一、淮安第一的渔文化博物馆。
防震减灾科普基地: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展厅面积500㎡,分为序厅区、地震威胁、地震知识、地震模拟体验、地震工作和人防、地震逃生训练六个展区板块,融地震科普、防震减灾、避震自救为一体,借助仿真场景、LED视频、互动投影和5D动感影院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防震减灾理念,增强了科普基地的观赏性、参与性与互动性。
掼蛋乐园:掼蛋乐园占地面积2215㎡,是国内唯一以掼蛋文化为特色的功能区,设施齐全,赛事纷呈,寓教于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掼蛋爱好者慕名而来参与体验。园区分为掼蛋文化博览馆、“金蛋”大师区、“银蛋”专家区、“铜蛋”高手区、赛事活动备用区和扑克艺术表演区,通过游艺竞技、文化博览、休闲体验、商贸购物等形式传播、丰富掼蛋文化。
沉船护堰:癸未年仲夏,淮河流域连降暴雨,洪泽湖水位猛涨,保护洪泽湖大堤迫在眉睫,在此紧要关头,五户渔家毅然决然凿沉渔船,阻击风浪,从而成功保护了民众安全,此事在当地广为流传。特留原迹,警醒世人:洪水来袭,当义不容辞、斩钉截铁,方保金堤永固、大湖安澜。(来源:百度百科)
江苏淮安:千年运河展新姿 扬帆起航新时代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是一部镌刻在华夏大地上的壮丽史诗。江苏淮安聚焦“千秋淮扬”文化高地定位,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唱响高质量发展的“大运河之歌”,让这座“运河之都”熠熠生辉。新年伊始,2022·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火热开工,承载着淮安运河基因的百里画廊连接历史与未来,将为淮安高质量发展赋能,引领淮安向着中心城市复兴梦想勇毅前行。
千年古运河 焕发新活力
淮安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自“吴王夫差开邗沟,沟通江淮间水”,这座城市的命运就与大运河紧密相连,流淌了两千多年的大运河,赋予淮安这座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绵绵不绝的发展活力,大运河生生不息,滋养着广袤大地,哺育了人民群众,也推动了“运河之都”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光彩。
近年来,淮安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机遇,系统化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创新组建全省首家“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统筹规划、督导推动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出台《淮安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着力构建“五园三带十点”主题展示区,形成大运河淮安段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2021年以来,淮安谋划启动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聚力打响“运河之都·百里画廊”的淮安城市形象品牌。
据悉,大运河百里画廊重点规划范围东起淮安船闸,经里运河、京杭运河至五河口,向南串联起二河、洪泽湖大堤、蒋坝、马坝、官滩至老子山镇龟山村,沿水域长约125公里,围绕“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精华空间、美丽淮安高质量建设示范区、大运河沿线最美旅游目的地”定位,结合沿线地域人文特征,精心绘制“如意安澜”“泱泱治水”“传世古堰”“湖山胜境”等“淮上四卷”,以项目串点成线,充分彰显运河两岸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绿色发展之美,打造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精华空间、美丽淮安高质量建设示范区、大运河沿线最美旅游目的地。
打造大运河百里画廊,是淮安抢抓历史机遇,重现历史辉煌,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淮安样板的重要抓手。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表示,规划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就是要系统全面、区域联动、集中力量做好这份“国考”答卷,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淮安样板。
项目进行时 引领新发展
新年新气象,项目开工忙。近日,在中国水工科技馆建设现场,2022·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集中开工,作为此次集中开工活动的代表项目和主会场,中国水工科技馆总投资约26亿元,是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也是“百里画廊”标志性工程,更是淮安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的重点工程。该项目以“千舟出闸,运河扬帆”为概念意向,通过主题展览、体验展览、临时展览等途径,依托沉浸式体验、声光电展示、特效影院、现代科技等手段,多维度展现水工文化,旨在建设集科普、展示、体验、教育、交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首个以“水工”为主题的科技馆。除此之外,清江浦区石塔湖片区城市更新、淮安区全国青少年思政教育基地核心区、淮阴区华章·大角牧风特色田园综合体、洪泽区淮安洪泽新港产业园、盱眙县大运河百里画廊环湖道路盱眙段道路贯通工程等项目同步开工,开年就是冲刺的建设号角正式吹响。
“中国水工科技馆、石塔湖片区城市更新等6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5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7亿元,涵盖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等类型,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标志性和引领性,充分体现了百里画廊的功能定位、价值导向和目标追求。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为淮安打响‘运河之都·百里画廊’城市形象品牌、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支撑。”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说。
描绘新蓝图 开创新未来
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工程启动实施以来,沿线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在市级总体规划框架内,结合地方特色、行业特点,精心思考谋划、编制规划、编排项目,对功能板块和划定空间进行具体布局。
位于淮安区新安小学周边的全国青少年思政教育基地核心区建成后,将打造成为全国青少年学生思政教育品牌基地;华章·大角牧风特色田园综合体项目,致力于推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未来科技农业发展模式,将树立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样板;淮安洪泽港口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后,将打造经济循环产业园,加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大运河“百里画廊”环湖道路盱眙段道路贯通工程,将使大运河百里画廊盱眙段串珠成链、连片成景……
从提出大运河百里画廊重大战略构想,到科学编制规划体系;从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到将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纳入全市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体系,淮安凝聚各方智慧力量,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全民向往、全民共享的“人文画廊、生态画廊、富民画廊、宜居画廊”。
展望未来,在新起点上,淮安将精心绘制千年运河新时代美好前景,完善大运河百里画廊重大项目库,推动一批全局性、引领性、产业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落地生根,让大运河真正成为淮安高质量发展的致富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幸福河。随着项目的陆续建成,游客将获得更加丰富的大运河文化旅游体验。
征程漫漫,步履不停。下一步,淮安将继续在运河之畔擘画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图景,奋力书写“把总理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好”的精彩答卷。(来源:无线淮安,2022年01月14日,文中部分照片由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胡海先生现场拍摄摄)
ACTV责任编辑:海江
